首页 人力资源文章正文

严父慈母和严母慈父 ,哪个对孩子更好?

人力资源 2022年10月23日 08:05 400 三汇人力

一个小男孩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输掉了比赛,他忍不住地流下了眼泪职场。

这时候职场,小男孩暖心的爸爸上线了,“我觉得这次能来参加就已经很开心了,继续加油吧!”说着,爸爸给了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小男孩爸爸的一番举动,让主持人感慨万分:“中国几千年,一直在说严父慈母职场。我看现在的爸爸们,一个比一个温柔,递纸巾的、流泪的,一般都是爸爸。妈妈们却一个比一个刚毅。”

“严父慈母”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对父亲和母亲的家庭角色定位职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主张父亲扮“黑脸”,母亲扮“红脸”。

而如今,这种角色定位在很多家庭中似乎已经发生了调换,妈妈成为了严格约束孩子行为的“严母”,而父亲则越来越开明和宽容,成为了“慈父”职场。

为什么“严母慈父”越来越多职场?

看到这里,可能家长们也想知道,为什么“严母慈父”越来越多职场。在专家看来,这主要和很多爸爸忙于工作,无暇管教孩子有很大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教授认为职场,“严母慈父”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

由于各种原因,多数家庭教育、抚养下一代的任务落在了母亲肩上,女性也就不得不板起面孔成了“严母”,而没时间管孩子、在妈妈责骂时心疼孩子的爸爸便成了“慈父”职场。

🔷第二

男性勇敢、独当一面的精神削弱了,“因为看到丈夫强硬不起来,妻子就必须狠下心肠职场。再加上女性的心思大多比较细腻,对孩子的要求较严格、期望值也高,所以不知不觉就成了严母。”

展开全文

但同时,沃建中认为,这并非好事职场。

“严母慈父的教育对性别特征的形成有负面影响,既不利于男孩培养男性魄力,也不利于女孩认知男性的阳刚与理性……所以,现代社会仍需要强调严父慈母,由男性扮演家庭权威的角色职场。”

此外,在“严”和“慈”之间,父母还要多沟通,达成一致,不能一个单严,一个单慈职场。

比如:

有的孩子晚上贪玩不肯睡觉,他发现求爸爸可以晚些睡,求妈妈没用,长久如此,孩子就知道“爸爸会满足自己”职场。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时间久了,父母的教育威信就会逐渐被孩子对利益的权衡所取代。

若孩子说不想早睡,那妈妈最好问一下“你爸爸的意见是什么”职场。同时,无论谁扮演“和事佬”,不仅要安抚孩子,还要告诉他为什么,解释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严≠粗暴 慈≠溺爱

首先职场,我们必须要明白:

🔘“严”,并不是非要用打、骂的粗暴方式对待孩子,而是指态度和要求的严格职场。给孩子一个底线原则,不能碰;

🔘“慈”,并不是无原则的溺爱,而是给孩子爱的教育职场。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尽情绽放。

不管谁严谁慈职场,两者管教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严格型的母亲通常在学业上和行为上要求比较严格且细致职场。

🔺严格型的父亲通常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原则性很强,会抓大放小职场。

严父慈母

严母慈父

专家这么说

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李玫瑾教授说,在现代社会中,父母教育孩子建议采用严母慈父的方式职场。

妈妈做一个“严”母职场。建议妈妈们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放手,要学会“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方法,要有自己的原则。

爸爸做一个“慈”父职场。第一,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爸爸可以教孩子一些方法;第二,爸爸有力量,但是爸爸不乱用自己的力量;第三,爸爸非常理性,有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潘绥铭教授指出,孩子,尤其是男孩,从很小起就容易崇拜父亲的形象、能力和权威职场。因此,由父亲来主导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和自立能力,比较符合孩子的心理基础。

从孩子一生下来,母亲就日夜陪伴和照顾,他们已经习惯于从母亲那里获得关怀,由母亲来主要负责培养孩子的丰富情感、道德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更合适职场。

那么职场,各位家长,

你们赞成哪一种教育方式职场?

是“严父慈母”

还是“严母慈父”呢职场?

— END —

来源: 首都教育(ID:bjedunews)

图文来自网络职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此只是教育教研公益转载,非商业使用职场。

如有侵权职场,请后台联络,会立即删除,高度尊重作者的版权

敬请 关注生本教育微信公众号:“ 生本教育”

标签: 严父慈母 慈父 更好 哪个 孩子

发表评论

三汇人力Copyright www.hrsanhui.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9045617号-1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使用。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