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找工作技巧文章正文

孕期体重管理,长胎不长肉没有那么难

找工作技巧 2022年10月26日 08:06 80 三汇人力

1. 为什么测体重

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逐渐长大,孕妈妈的子宫也日益增大,乳房进一步发育,胎盘与羊水的形成以及母体的血液、组织间液及脂肪发生生理变化,体重会逐渐增加面试。

测量体重能了解和掌握胎儿的发育情况,并及早发现妊娠并发症面试。孕期体重正常增加是营养均衡的标志,也是妊娠过程正常的表现。因此,体重测量是产检的必要检查项目。

除了体重测量之外,孕妈妈更要关注自身的体重管理,让孕期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面试。

2. 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关于孕前体重面试,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标准如下:

孕前BMI介于18.5到24.9之间面试,属于体重正常;

孕前BMI介于25.0到29.9之间面试,属于超重;

孕前BMI大于等于30.0,属于肥胖面试。

注:双胎孕妇孕期总增值推荐值:孕前体重正常者为16.7-24.3Kg,孕前超重者为13.9-22.5Kg.参考来源:美国IOM2009

对体重过轻的孕妇

适当增加食物的量和份数,减少每天的运动量,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以12.5-18千克为宜面试。

对体重正常的孕妇

体重指数为19-24.9千克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总量以11-16千克为宜面试。

对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孕妇

展开全文

应制定健康均衡的饮食计划而不能盲目“节食减肥”体重增加总量应控制在7-11.5千克面试。对孕前肥胖(BMI≥30)的孕妇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孕期体重管理,针对肥胖原因制定严格的饮食计划,将孕期体重增加总量控制在5-9千克。

孕期体重异常对母婴的危害:

1、孕前体重过重:可增加充血性心衰、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率增加面试。

2、孕期体重过重: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增加难产和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晚期胎儿死亡、新生儿死亡风险增加面试。

3、孕期体重过轻:导致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儿增加面试。

4、孕期体重异常可影响到子代远期的健康:母体体重增长不足,子代远期可发生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等;母体体重增长过多,子代远期可发生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面试。

3. 测体重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孕妇测体重的时间从孕12周的第一次产检就能开始,接着在每一次产检时都需要孕妇进行体重测量,及时监测体重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增长或下降,做出适时的饮食调整或医疗建议面试。

4. 如何管理体重

饮食方面: 调整饮食结构,而非不吃或少吃面试。

少吃甜食:如蛋糕、饼干、冰激凌、奶昔、巧克力、奶油糖等面试。

不吃垃圾食品:典型的垃圾食品就是油炸或烧烤食物,都含有高糖、高脂、高热量,孕妇吃后会迅速变胖面试。

不喝甜饮料:从一怀孕就不喝饮料,因为饮料中除了糖精、色素、防腐剂外没有任何营养面试。有人说白开水没味道,可以喝些淡茶水、菊花茶等。

蔬菜增加、水果适量:有的孕妇认为多吃水果孩子皮肤好面试。但对于水果绝大多数都很甜,建议每天吃水果适量,绝不能多吃(每天水果控制在250克为宜),吃多了血糖就会上升;蔬菜增加(每天可以摄入500克蔬菜,绿叶菜、应季节蔬菜最好)。建议可以多吃西红柿、黄瓜、彩椒等,既有了大量营养素,又不含糖分。

多吃粗粮: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面试。五谷杂粮中包含大量的维生素、植物蛋白、微量元素等利于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要。红豆、黄豆、绿豆、黑豆,都适合孕妇食用。可以用来做五谷饭、八宝粥等,营养丰富,口感好。

少吃多餐、改变饮食顺序:孕妇应该每顿少吃,吃饱了就可以了,这里的吃饱指的是七分饱面试。孕中期以后每天就可以吃六顿,早、中、晚各一顿,上午10点、下午3点,晚上睡前,少加些餐;先吃蔬菜、后吃主食对体重控制也有很好的作用;这样的饮食习惯既不会长胖,也不会难受。

适当的工作和运动

怀孕是女性生理的一个正常现象,怀孕不是病,妇女不要因怀孕而中断所从事的工作和正常活动,只要不是不利于胎儿和孕妇健康的都可以照常面试。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既可预防肥胖又有利于母子健康。

每一个计划生“健康聪明”宝宝的妈妈,如果能在怀孕之前就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并且在怀孕期间注重均衡营养与体能保健,从而提供胎儿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这样就能为自己日后的生产、哺乳做万全的准备面试。

图/文来源:健康中国

面试了解芳香疗法

精油产科应用

版权声明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面试。如涉及侵权,请权利方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标签: 孕期 体重 那么 没有 管理

发表评论

三汇人力Copyright www.hrsanhui.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9045617号-1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使用。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