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女囚犯,路途遥远,千难万险,为什么衙役们都这么积极?
在古代,孔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很多王朝都比较推崇孔子的思想,以仁治国招聘。所以古代就有一种看起来仁慈的刑罚,流放。流放就是将犯了罪的犯人,放逐到比较偏远的地方,这比杀头看起来却实仁慈了不少。可是犯人并不觉得这一刑罚仁慈,因为古代人们一般都在自己出生的地方生活直到死去,也对外面的世界根本不了解。所以,让一个人离开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心理肯定会难受。一般犯人被流放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都是偏远的边疆。去那边之后就要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这对于那些犯了罪的达官贵人们来说简直太难受了,毕竟自己之前一直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正因为流放的地方特别远,犯人是要自己一步步走过去,还要带着手铐脚镣,很可能还没有到地方,就死在半路上了,对于古人来说,客死他乡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在流放犯人的时候,都会有专门押送的衙役招聘。古代也有女囚犯,所以在流放女囚犯的时候,很多衙役都争先恐后想要去担任这份工作。要知道,这流放犯人的路途非常遥远,同时路上还可能会遇到恶劣的天气,送过去还要自己走回来,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这么积极呢?
其实在古代,衙役就相当于在衙门里面打杂的招聘。衙役拿的俸禄是县令发的。一个衙役一个月能拿多少俸禄都是由县太爷决定的。而且,衙役什么活都干,必须要完全服从县令的命令了。这样一来,很多衙役都是拿最少的钱干最累的活。如果去押送流放的囚犯的话,虽然路程是远了一点,但是工作却很自由呀,只要看好犯人,将犯人带到指定的地方就行了。有时候,很多犯人都是有一定的背景的,这时候犯人的家属就会贿赂衙役,让他们在路上多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家人。这样一来,衙役拿的钱就比在县衙里面拿的俸禄要多很多了。遇到出手大方的大户人家,那就是送一趟犯人,以后的养老钱都能挣够。
尤其是那些女囚犯,有钱人家就会让衙役特别照顾,好好保护她,这样一来好处就更多了招聘。还有,有的人家,还会为自己犯罪的家人准备马车,这样一来犯人就可以少受一点儿罪了。衙役也可以跟着沾光呀,有了马车之后,不仅不需要走路,这时间也快了。等把犯人送到地方之后,自己还可以坐着马车回来,这样一来岂不美哉!所以,在古代,押送囚犯的事情,对于小小的衙役来说可是一件美差了。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