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捷和的那些事之面试
2019年5月底,当时从中山一家小公司离职,不是我想走,是那个公司拿不到施工许可证,没法开工了,就突然让我和土建经理走人,而且是上了多少天给多少天工资,也不给赔偿那种面试。说实话,很不爽,一般炒人也是要赔半个月工资的,如果在公司干的时间不到半年的话,我也算过了试用期了,超过三个月了,炒我也要赔钱吧,还没见过这么操蛋的公司。去这家公司也是因为从碧桂园离职以后找工作一直没有合适的,就随便凑活进了一家小公司在干了,算了既然已经走了,就想办法继续找工作吧。
到了6月初了,投了一些简历,有几家还是让我视频面试的,因为当时住的中山那家公司老板买的200平米的二手房,老板答应我找到工作以后再搬走,因此可以在住的地方继续找工作,也就是用手机在网上投简历,每天投个几十家面试。
刚开始面试了恒大广州区域和富力海南公司,对方问的问题都很细,也很专业吧,比如说弱电传输视频用的什么线缆,规格是什么,还有从配电房到户内所用电缆一般用多大规格的,还有问空调套管标高一般多少,开关插座一般多高这种问题面试。
以前在碧桂园和三亚,没有管过这么细面试。而且在碧桂园这一年的时间,基本都是在搞土建工作,总包刚进场搞基础垫层,我就被调到别的项目,后来就离职了,也是碰到年底优化人员的时候。珠海碧桂园那次大概炒了10%-15%的人吧,也是因为在珠海进展不顺利,碧桂园大幅度裁员,我当时和上司汪勇、段一腾关系都搞得不是很好,甚至顶撞过汪勇好几次,所以被裁掉也正常吧。对于水电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说实话,自己也就是靠着本科学历和在碧桂园的经历,在广东继续打拼吧。
6月5、6号左右吧,佛山三水的捷和广场的人力阿佳打电话给我,让我过去面试面试。没有多问什么情况,不过要求必须现场面试,我加了她微信,然后百度上搜了下捷和广场,觉得这家公司规模还可以,不像中山那家小公司那么不堪,算了下距离,从中山过去佛山三水,估计要三四个小时,就和阿佳约了7号下午在他们公司办公所在地三水广场见面。
从中山汽车站坐大巴去三水汽车站,到的时候差不多12点左右了面试。他们也下班了,我就在三水汽车站附近的饭馆吃了碗炒面,然后在三水广场里逛了逛手机专卖店,看了看小米和华为的手机。到了下午两点,终于进去了,里面的灯光整体偏暗,然后空调调的挺冷的。让我坐在里面意见小会议室里,填了两张表,一些基本信息之类的东西。然后人力阿佳叫了个光头大胖子进来,是个香港人,跟我说了两句粤语,我说我听不懂广东话,他才用口音很重的普通话和我聊。让我讲了讲工作经历,还是老套路了,我就说自己在唐山上的大学,然后又在唐山当地的钢铁厂干了六七年,后来去三亚做了五年,又在碧桂园做了一年。讲完以后他就说我讲话语速太快了,可不可以放慢语速,还是挺有礼貌的跟我讲的。后来又问我能不能听懂白话,也就是广东话,我就说难道大家不是用普通话沟通的吗?他说用普通话当然也可以。然后就是问了下我有10万平米的建筑面积,问我需要供电多大的容量,让我计算一下。我用了在中山时认识的设计院的设计师告诉我的方法,算了下,大概需要45000KVA的容量,结果说成了4500KVA,这个香港胖子给我指出来了,问了我工资要求多少?我说了这不是应该跟人力谈吗?他让我直接说,也说明了公司不负责食宿的,我就参照了在碧桂园时的收入,说了一万三四吧,他就说那就13500吧,暂时定这个数;也没过多再问了多少问题了,我估计他也是不懂多少水电知识。
问完他就带我去见公司总经理罗总,罗总还是态度很好,说了他们想招一个能把这个工程干完的工程师;而且老板是信耶稣基督的,希望我不要拿施工单位的好处,不要在公司乱搞男女关系,我说明了自己不会的,而且也不敢的面试。感觉这个公司态度还不错,不是那么挑剔,应该有戏了。面试了估计有七八家公司了,包括视频和现场的,第一次感觉很有把握了。罗总说明了他也不是老板,是老板安排他和刚才那个工程总监托尼两个香港人在这边管理的,公司还有工程经理,希望我能一起合作把这个工程做好。他们的项目捷和广场一期已经做完了,准备二期开工,大概有14万平米的建筑面积,能做个四五年估计。然后出了总经理的办公室,总监托尼让我把毕业证身份证学位证之类的材料电子版发给人力阿佳,然后本周内通知我是否通过面试。就这样,我就赶紧赶大巴回中山。
到了中山天已经黑了,我把这天的经历告诉了哥哥,他也查了下捷和这家公司,创始人是郑翼之,非常牛的人物,当年的天津四大买办之一,觉得这家公司很靠谱,回去等消息吧面试。在没接到入职邀请以前再投别的公司,也可以多面试几家单位,多个机会。后来过了三四天,人力阿佳就通知我通过面试了,让我7月1号过来办理入职。还有十几天的时间,我就又面试了深圳佳兆业、深圳天健广州分公司、美的盈峰科技公司、中南高科这几家公司,而且都通过面试了。当时很想去深圳佳兆业和广州天健,哥哥给我分析了下,如果去了这几家公司,估计也是会跟碧桂园一样工期搞的很紧,领导觉得我能力不满足他们要求时,估计连试用期都过不了就会把我炒掉,可能干不长时间。这家捷和也是将近100年的历史了,估计还有点厚德载物的意思,应该对员工不会太苛刻,估计还能多干一段时间呢,在捷和多干一段时间,技术上的问题基本都能解决了,水平上来以后就不怕以后找工作困难了。
就这样,我7月1号的时候去了捷和,而且干了一年多,事实证明,哥哥分析的基本都兑现了,在捷和,虽然被光头总监骂了很多次,但是在技术上,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在以后的捷和回忆记录里,我会提到自己经历的一些细节面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